姜堰三水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查看: 2032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高考招生 | 警惕招录“陷阱” 谨防上当受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06:4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泰州
2020年高考已于7月10日结束,后续考生查分、填报志愿和高校录取等工作即将展开。以往这个时段,也是各类涉高考招生诈骗的高发期。“花钱进名校”“内部有指标”“提前发奖学金”等各式骗法经常上演。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不法分子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一些招生诈骗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教育、公安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切实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提防招录“陷阱”,谨防受骗上当。
) Y- j# v; c1 @8 A" T' ?$ x7 J

陷阱一


' _! m! j0 {$ \, s: B& j8 i$ u
查分短信有“木马”,
“钓鱼”网站有后门
, {. D( p4 @9 _
考后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就是高考分数。一些不法分子会抓住这个心理,试图通过伪造查分“钓鱼”网站或者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手机短信,入侵考生电脑或手机。一旦得手,便会盗取考生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资料,进而盗取网络支付账号实施诈骗。
- `7 f1 S& a+ Q0 \0 V

, D' A0 g) m7 k- p$ z% x  |+ l5 i$ e0 d3 O; L' U/ A- E

6 q2 S2 C( ?: f: r【案例】有媒体报道,2019年高考后,考生家长刘先生收到一条“可提前知道高考分数,早做准备,更好的填报志愿,争取让孩子上一所心仪的好学校”的短信。刘先生高兴之余,便点击了短信上的链接,可最终让刘先生没想到的是,孩子高考成绩非但没查到,自己手机网银里的一万多块钱还不翼而飞了,而且不停地收到该短信,十分苦恼。6 @* {. x4 d8 ~9 A- |: H

, i( M  n# ~# q8 g6 E4 b
【提醒】高考结束后,各地招生考试机构会及时公布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和查询方式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长在查询考生成绩时,一定要有辨别真伪的意识,通过学校或教育部门官方指定的查询方式或查分网址查询成绩,切记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 S5 n7 `$ j: Q0 E: u' J# e; Q

陷阱二


: {6 ~/ x1 k2 l% E1 f" x! V# H
内部有关系,花钱就能录
/ S8 s  ?4 k2 P5 Z' j$ x9 y  T3 ^: x

! N- M' v9 d- Y6 K- `) F& t5 z
不法分子盗取考生信息后,利用考生和家长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通过“伪基站”发送低分也能提前录取的诈骗短信,或者打着招生机构“有内部关系”的幌子以花钱录取为由实施诈骗。

6 u8 e4 r, ?1 a1 Z" F, I' r4 E
) d" P; `" `5 V% ]. S! v% y: s
# f/ ^7 |/ @5 h9 R# u# P
: j/ J- `( u, L5 N【案例】2017年高考,吴女士的儿子因为成绩不是很理想,只是勉强达到三本的分数线,家人一致决定复读一年。2018年高考,吴女士的儿子仍旧发挥不稳定。吴女士很担心孩子在第二年高考也上不了理想的学校。而就在此时,吴女士接到自称某高校招办的电话,称可以提前安排让吴女士的儿子获得其学校的二本入学资格,但是需要先交3万元的保证金。面对能上二本学校的诱惑与高额的保证金,吴女士犹豫很久,当吴女士决定联系对方办理缴费时,却发现那个“负责人”的电话已经停机。) d9 A' u6 y* b- R7 y1 x
8 I- y2 p0 `! D9 h+ Y; k4 F4 M9 k* x
【提醒】以往“内部招生”“特殊指标”“补录”等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不法分子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特殊指标或补录名额。近些年,有骗子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警方提醒: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有严密的全国统一的认证加密体系和监督机制。所谓花钱能上好大学、好专业,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的都是骗人的伎俩。考生和家长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收到来历不明的通知书要仔细甄别,切勿轻信。一旦发现受骗,请及时报警。
/ a, q2 ~5 B7 L$ z6 S

陷阱三

( }; {0 F. s# K8 v& ?+ X
黑客能改分,交钱能“包过”! ?: B6 v6 z" p! ?  S( e! ^+ J
, [7 D2 i; i& W' ~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想顺利通过考试的心理,通过散布“考试未过,可内部操作”“内部加分”“交钱包过”等诈骗信息,声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分,骗取事主转账。
. q* w$ J' a, g  D8 U; C: w

7 m6 f& H2 i  M  R& f% ]& g- I  m  u7 A' s  @& S. S5 p/ d

& t; Z4 S9 X; d$ `% j8 Y【案例】2019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小邵对自己的成绩有点不太满意,恰巧此时有位神秘的陌生人联系上了他,宣称自己是名黑客,可以修改高考成绩。小邵起初很是怀疑,但当黑客宣称他已经侵入到了成绩系统,并准确说出了小邵的姓名、学校、成绩等信息后,小邵开始对神秘的黑客深信不疑,并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定金1000元。第二天,黑客联系小邵说成绩已经更改完毕,但个人资料没能及时更新,要求小邵补交500元,心急的小邵又转账500元。至此,神秘人消失得杳无踪影。0 R9 b" b' r* O3 f7 y& _, h) I
: k+ f3 e6 H* b# I1 y; ^
【提醒】此类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纯属骗局。高考网上阅卷并非一般理解的互联网,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网上阅卷科目首先在保密场所进行集中扫描,再通过专线传送到有关评卷点,全程实行“无死角”监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切勿相信黑客改分骗局。

2 s4 x: j8 i3 @  v1 E. B( X

陷阱四


5 L" R4 W8 v( X& C" a3 d
志愿填报找“专家”,
小心受骗被误导% {* e7 x3 M; i' c, [: T

2 T8 S+ F6 B0 t7 V
近年来,“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高考填报志愿服务火了起来。一些培训机构、咨询公司、个人等冒用教育部门、招考机构或高校名义搞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辅导活动,或仿冒官方网站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号称专家指导,包准包录,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辅导费、大数据平台使用费等,令考生和家长遭受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还可能被误导,丧失正常录取机会。

& W1 ~+ }0 l$ a  ]$ C( t2 }0 }' e  @8 M

. W# h5 @# x( a3 D: j7 b/ q6 C8 s. _8 \' T/ b
【案例】2019年7月,考生小陈下载了一款某公司提供的高考志愿服务APP,并花费599元购买了尊享会员志愿填报服务。10天之后,他发现系统给出的一些分数线数据和官方数据有出入,于是联系软件客服。客服回应无法处理,而且个人数据被修改。此后,小陈多次联系客服,却一直无法处理。
- ^2 C$ W& f( K" F& X
! t- j0 t9 F/ ?8 c- K& l5 o
【提醒】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主办机构。对于社会上各类咨询机构举办的收费性质的志愿填报咨询活动要提高警惕,一些高价服务收费的APP、网站或咨询机构存在不规范和安全风险等问题。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招生高校举办的现场或网上咨询活动都是免费的,要认准他们的官方网站,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不要相信其他非正规途径了解的信息,避免上当受骗。同时,要牢记各批次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严格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按程序填报志愿,避免漏填、错填,更不要错过填报时间。要保管好自己的志愿填报密码,不要泄露给外人,以防他人篡改志愿。

( i% K) L: J* E

陷阱五


. [2 o: Q$ O  c" \/ h
“野鸡大学”花样多,
辨清真伪莫上当
# v1 g$ Q) s7 m* X

2 B) C, |  o( T
“野鸡大学”也称“虚假大学”“学店”,其以谋利为目的,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乱发文凭。这些学校都是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误入其中,尤其是对于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更应谨慎辨别。
% X% Q% ^2 `9 o/ t# U2 ]/ o, k1 m
- ]3 b$ U- B6 o9 e- w

: V* s% C# D% Y3 t1 x' L0 q$ k! K* @0 S
【案例】2018年高考后,有考生举报一家名为“武汉经贸大学”的网站与“河北经贸大学”网站内容高度雷同,从网页设计、校徽、校园景观照片,甚至校领导介绍几乎完全抄袭河北经贸大学官网。网站介绍,学校于1992年下半年开始筹建,1993年6月14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办学。对此,河北省网信办对“武汉经贸大学(域名:whjmd.com)”伪造河北经贸大学官方网站情况进行了调查。经向湖北省教育部门核实,在湖北168所正规高校中,并没有“武汉经贸大学”,该学校为“野鸡大学”,网站属违法网站。河北省网信办联合公安、教育等部门对其涉事网站及相关人员开展进一步调查,并依法关停网站。
' i3 c' _2 n- t. R4 S

' C" h* \# r0 j. |# z$ P【提醒】通常“野鸡大学”会通过各种虚假宣传、伪造招生办学资格、伪造招生宣传材料、谎称国家承认学历等伎俩,诱惑考生和考生家长报考。教育部门提醒:2020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共3005所均已在教育部官网发布,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登录教育部官网进行查询核实。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认清正规高校,切勿上当受骗。
7 i3 [) W* [+ u  T: L. k
" n- d2 t+ {1 X3 _% w+ U% w

. \1 d3 C$ @#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