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三水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楼主: 华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生关注] 沈高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发表于 2019-2-28 08:37: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夜中东风 发表于 2019-2-28 00:23
% a3 v9 Q: {3 L  [2 m2 }2 [不是北控吗?
# d- e' q+ {& i
北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发表于 2019-2-28 09:14: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乡镇发展不起来要从自身找问题,跟区里没多大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发表于 2019-2-28 09:17: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特别是官庄离城区那么近发展再不好完全是乡镇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发表于 2019-2-28 09:33: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百事可_CSHhi 发表于 2019-2-28 09:17& \# [3 m* f5 T$ M) ^, [. `0 I2 A
特别是官庄离城区那么近发展再不好完全是乡镇的问题
( C& D) i$ M/ @% M; h
合并給沈高难道不是区里的问题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发表于 2019-2-28 13:49: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本帖最后由 bluchi 于 2019-2-28 13:51 编辑
& U3 h. x8 Q$ D9 [5 z8 p* z" ~/ b
# B; S, W6 p* k& r沈高发展不起来既是历史,也是现状,或许更是沈高的宿命。
8 a# L/ L; \( l历史上,沈高(夏朱庄)是泰州县(泰县)与东台县的边界地区,远离泰州城,离大镇姜堰、溱潼既不远,但也不近,基本也只能步行摆渡或者水路通达。沈高地处上河、下河的过渡地带,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超幸有一条河,接着就到了姜溱河,过了龙王庙桥,河就渐渐多了起来,过了丁河,到了河横、夹河一带,小河、沟头就更多了。地势也是这样,超幸、夏朱一带,229省道路基与两边地面基本持平,过了龙王庙桥,地势明显走低,路基也明显高出两侧地面(到丁河北边基本缓冲完了),为了抬高路基,当时修省道时可是挖出了好几个鱼塘的。这也没办法。1991年发大水的时候,夏西、夏朱一带的公路没有淹到,但龙王庙桥往北,连路都淹掉了,从龙王庙桥下来地势是逐渐走低的。" v: u3 a8 ]0 b) i2 k
其实,沈高的区位是非常尴尬的。沈高集镇所在地丁家舍(夏北村)、东风一带,原本只是村庄。夏朱才算是个老庄。沈高人说上街,要么是上溱潼,要么是上姜堰,后来主要是指姜堰。80年代以前,沈高公社这边连个浴室都没有,到浴室洗澡都要走到夏朱去。其时,丁家舍这边的街道,并不比夏朱热闹,三月三的庙会也是以夏朱为主。楼主说沈高有公路,但公路是90年代才真正修起来的。当时西边的姜溱路早已经是正儿八经的柏油路了,而沈高的这条路,几乎还是土路,下起雨来泥泞不堪。90年代初,因为姜春云要到河横视察,才铺上了厚厚一层石子。那时候去溱潼还要在美星北边、河横西边的火汊头摆渡。可以说,在229省道(当时叫宁盐一级公路)还没开建的时候,沈高的陆路并不好走,显然发展也并不出色。水表厂、仪表厂、电机厂、新华袜厂、五金厂(福利厂)、酱菜厂等等乡镇企业,当时还算红火。沈高职中,也一度大红大紫。
' K. \+ J: G  P" B- a% g然而,等到公路建起来时,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乡镇企业改制等等让沈高镇上原来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工业企业突然转手了,因为缺少能人,这些原来的乡镇企业死的死,散的散,没有能够发展出像样的企业出来,在拥有229省道这个重要资源的时代,错失了发展良机。公路时代来临后,沈高人去姜堰、去外地变得很方便。年轻人都出去上学,打工了,沈高又没有像样的工厂吸纳就业,因为自身发展先天不足加上北控的影响,沈高的工业发展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加上又有河横的品牌,所以就抓住河横这个所谓的500佳来做农业的文章。但农业又能吸纳多少就业,产生多少税源呢?沈高职中的破败也是必然,毕竟不会有哪个高职会办到距离城区不远不近的乡镇去。  A' G6 S% q! z- v9 V
宁靖盐高速通车,让沈高一下子落寞了,溱湖大道的开通又让沈高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削弱,现在229省道又改道了,沈高的区位优势虽然不能说消失殆尽,但也真的是所剩无几了。一个不断被跨越、绕越的小镇,怎么发展呢?至少我是想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发表于 2019-2-28 13:53: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其实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从来没有把官庄看作是沈高的,心里面也觉得不应该把官庄并到沈高来。这么一并,把好好的官庄,弄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9-2-28 13:56: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个帖子是近期难得有质量的一个。特别是楼上网友的观点,大家多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发表于 2019-2-28 14:09: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shyangjin 发表于 2019-2-27 16:11+ s9 p$ `& I, b" b* V$ W! i0 |
作为官庄人来说将官庄划给沈高确实是一个失败之举,一个离城区如此近的城镇,虽然受北控影响,但这么多年发 ...

( c7 W- l1 U  U# x$ l被合并的基本都没什么发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发表于 2019-2-28 15:50: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乡镇发展主要得靠市区扶持,道路,产业布局,城区乡镇一起共同发展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发表于 2019-2-28 16:49: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放逐西伯利亞 发表于 2019-2-28 13:56
8 S/ M, C' g" K4 R* W这个帖子是近期难得有质量的一个。特别是楼上网友的观点,大家多多交流!

5 K3 d( S. W# p+ T- B* `沈高镇发展规划貌似规划网上查不到?大版有最新消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发表于 2019-2-28 16:56: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bluchi 发表于 2019-2-28 13:49
3 A9 ~7 G8 ^" Y" K1 A沈高发展不起来既是历史,也是现状,或许更是沈高的宿命。8 `* Z. R2 P: N9 A) J# \
历史上,沈高(夏朱庄)是泰州县(泰县)与东台 ...

2 S9 D. m/ {5 N1 {分析得很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发表于 2019-2-28 17:45: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小人物110号 发表于 2019-2-28 16:49
7 C2 |% a2 {3 w! M8 S沈高镇发展规划貌似规划网上查不到?大版有最新消息吗?
6 v9 x6 I# X' [" ^: S9 S/ G
要拆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9-2-28 17:48: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放逐西伯利亞 发表于 2019-2-27 11:14 ) z6 G) u0 Z: D2 d7 U# \
对于沈高的发展,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 `" @) H% ^  G* O/ ^首先,我们要自己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沈高地处城区北郊,是姜堰城区 ...

2 t2 p( y: P0 m* _  v很有道理,很多乡镇发展遇到瓶颈,都有类似的问题。根本在于规划理念没有跟上。
+ |6 Z/ @3 K4 A6 P! }$ {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9-2-28 19:06: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小人物110号 发表于 2019-2-28 16:497 x; y, ^# J( m4 v+ T0 E, c
沈高镇发展规划貌似规划网上查不到?大版有最新消息吗?
# Q, `+ s8 g: l3 D5 J" y
沈高镇总体规划目前还没有公示,今年应该能够公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19-2-28 20:07: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沈高的现状也并不是孤例,农村看似正在衰败,其实也许只是社会形态变化的一个必经的过程。我觉得,乡村应该有乡村的定位,乡村发展农业并没有错,而今我们对家乡“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也没有错。正如大版所说,定位很重要,规划很重要。我认为像沈高这样的既不靠近也不远离城区的地方,并不具备发展成为大型集镇的条件。戴南、张郭这样的地方,甚至蒋垛、张甸这样远离行政中心的地方,才有可能有一定的发展。于是,像沈高这样的集镇如何定位?我想还是要回归乡村的本质,一心一意地做农村该做的事,把农业这个文章做好。可是现在,我们经常被“政绩”2个字牵着鼻子走,来一个人必须要做出点什么花样来,否则就是平庸、没本事,不要说规划了,计划都往往没有变化快,很难真正做实事。我在想,沈高要想做好,目前来看,重点是盘活乡村的土地资源,来一场圈地运动,一门心思发展规模农业和农业产业链,把散居在各个村庄的老农们迁到集镇上。但是这需要更高层级的整体规划,需要解决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9 I: Z! r% ?8 [
当然,如果不去做这些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有一些村庄会消失,人口还是会聚集到城区和集镇区,这就是一种区别于过去小农经济时代的社会形态,这就是城市化吧。这是趋势,无法撼动,但也孕育着不少新的风险。
: \6 L0 u7 @# ?7 d  n/ l现实一点说,乡土社会那一篇已经翻过去了,由于资源禀赋不同,不是每个乡镇都能成为小城市,所以我们虽然恨铁不成钢,但铁就是铁,钢就是钢,铁不化成水确实成不了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