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三水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查看: 107152|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姜堰方言探微(一)——你徕、嗯徕、他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4:15: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论坛里都是讨论社会民生问题的,我来开个贴子聊一聊姜堰方言吧,增加一点多元性。
2 P# l% q! C+ {3 E, c2 h! O6 J1 o贴子准备出一个系列,每一贴只细讲一个知识点,所以叫“探微”。/ w1 l  v3 {3 `! [: m8 ^  ?( ~
1.问题的缘起+ N  d2 j) Z" J% U4 c! o. R; O
今天讲的是我们姜堰人天天都要用到的一个词:-徕nei。这个-徕是一个后缀,一般加在人称代词你、我、他后头,构成复数人称代词你徕、嗯徕、他徕;也可加在职业、社会身份后头,构成老师徕、学生徕、干部徕等等复合词。实际上-徕与普通话的-们意义相当。% |4 V  q4 s( C2 u5 K) S: p6 K0 Q% }3 U
这个-徕源自何处呢?恐怕说了一辈子姜堰话的老姜堰们也讲不清楚。在解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了解一点音韵学和方言学知识。
! E" _- P: X; T2 C9 |8 L  s" R, R
1.1古人用什么注音( A+ D8 e: d+ r% A+ y/ b
有人说,现代人用汉语拼音注音,古人没有汉语拼音,所以他们没法表示字音。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就像不能说现代人开汽车,古代没有汽车,因此古代人就不出行一样。古代人可以驾马车、赶牛车,一样可以出远门。
* \. K/ t- j" h0 x* e: D  Q: q实际上古人的注音方法有好几种,如反切法、直音法、读若法等等,其中最成体系、使用最广泛、学者们研究得最多的是反切法。反切法很简单,就是拿两个字来,把前字的声母摘出来,再把后字的韵母(连同声调)摘出来,两个拼在一起就可以标音。- s7 w8 |( Y3 H: T
以“姜”jiang1(1表示第一声,即阴平)为例,声母是j,韵母是iang,我们就可以用金(j-in)和腔(q-iang1)两个字来“切”出“姜”jiang的发音(注意加粗标红的部分就是反切时起作用的部分,上字的韵母及声调和下字的声母是直接忽略的,不参与标音),可以造一个“姜,金腔切”的反切出来。
7 ?5 a) [) ^( z0 w5 r反切是不固定的,你可以用任何声母是j、韵母是iang且下字声调是第一声的两个字来切“姜”字,如接央切、就湘切、家乡切等等,只不过需要注意声调受下字控制,反切下字()必须和被切出来的字(姜)同一个声调。要是不注意就会出错,比如我造一个“姜,金像切”就是错误的,像xiang的韵母固然和姜一样也是iang,但声调不对,是去声(第四声),“金像”只能切出降、酱、匠之类的去声字。
3 ]" ~" s* @( l# ?7 ^8 `" m. h1.2到哪里查询反切+ O5 V7 p& F8 x4 |: {
答案:到古人编著的字典里查询。古人也有字典,解释字的时候也标注读音,不过用的不是汉语拼音,主要是上面介绍的反切法。最受学界重视的是《切韵》系字典(当然,从音韵学的角度看应当叫韵书),如《广韵》《集韵》等等(《切韵》本身已佚,但各朝代的修订增补版《广韵》《集韵》等保留了下来)。这些字典差别在收字上,一般越晚出现的收字越多,如《集韵》就比《广韵》的字数多得多,《广韵》又肯定要比其母体《切韵》字数多得多。它们的音系是基本一样的,就是说宋朝人添加新字时按照的还是《切韵》时代(南北朝)汉语的发音。- {* M: r9 k1 w. f2 @6 x% n
$ K% g1 h& {7 w3 c3 l
5 j& Y& N; Y. U) M: q4 `- A
2.-徕是什么
  I$ ]+ X5 V$ L+ _现在可以回到问题上来了:-徕是什么。汉语方言的人称复数后缀的无外乎以下三种:们m-类,见于北方话;侬-ng类,见于闽方言;哋d-类,见于广东话、客家话(分布在江西和广东)、吴方言(苏南话、上海话和浙江话)等。
% w  [; @2 R" ~# S( n这么看来,-徕跟哋d-类可能有关联,因为-徕的声母n-和d-发音位置接近,都是舌尖音,区别只在发音方式上,一个是鼻音一个是塞(se)音,很容易相互转化。姜堰话今朝读如跟刀gen do(今天,跟刀哉),但也可以念成跟闹gen no(今天,跟闹哉),也是d和n的互相转换。- ^1 n! @. Q( P  c6 x3 B* [" ~
到了这一步就已经很明朗了。广东话的-哋本字据研究是“等”,那么我们查询《广韵》的“等”字,解释是:“齊也,多改切,又多肯切”,“齊也”,说的是‘等’的意思,这个我们不关心,看反切:“多改切,又多肯切”。原来是个多音字,有两个反切,怎么切呢?大家自己动笔试试看。
, V4 Q/ u& w" `* y. I' t# k; w: g
- R1 O; z/ g; ?- H' e% O
+ u- y1 N# H& W8 f% A+ n; {1 F

5 {4 C7 z# }: h
, d3 X% j/ r* s9 O  |: \; V6 d

$ j- R2 ~3 f* s8 d& Y5 I6 [
# J% _8 c1 {! e1 c* g7 I7 A
& d' w8 v/ N. {; i# }& \
! m! k; g* `# \0 o

7 Q; ~0 B6 B' Y( Q% _7 Y7 V8 S
4 X4 U" `0 [0 w# b
. F0 J6 }1 y% O$ E0 g0 Q3 ~, x

/ r4 }9 k  J* S6 K
$ d9 A. d& N2 S$ O2 |

7 ^! [$ x; X7 T! q5 G: R

0 _1 ?/ I) j7 x: S; m& U' U0 k$ o% z' U; A+ l* k  H
7 [+ U2 |1 e/ c* v6 y
: T$ ?/ a  }- s! e+ t

9 s- G) O' N0 q0 k9 V
& |) [8 e6 }) s& m& ]/ k0 K! [# I
# S: }+ H3 f2 w- V4 N! F3 Q
. m6 |7 a6 o/ j- h" P
% @" O2 F, K4 s" {1 I
4 m' h7 i5 B& R
. r# s, H- w6 y4 J9 ~! ?
' V* q. Z- e0 g) c! a" k

) {* h6 K* F3 j+ j$ t9 P6 M1 g
+ c7 C3 v2 K# \5 _; p) O& l, F

* \1 J  _  B- X7 G" k. D% o) c" l7 x& M. i. }5 a
0 F& E- N9 _0 ^" g- H1 ^2 n3 z5 |

9 `( R( U  K( {8 u1 o* f1 F: m
/ ?' X7 A/ |+ y" I, h8 q3 m' g! m- P  }
2 r1 S% O2 m/ ?- H& Q: o1 ]
8 g% A  |* Y0 T& j9 M) C6 K
" _; g' T" g  z% F& a4 o

/ Q; M* \, c* z; D; `. K: j, P4 k% c9 ~% i

9 E* U! _- y5 ]$ p4 ^; L! L0 h; n! n+ O
* A" B; [4 `5 m8 d* i, G5 ]

1 T# q$ k2 A6 X4 D, k4 Y

# |8 d$ F5 M' B* _) A4 T5 p" @
: W+ d1 }) y/ g- i# w0 N
) h0 {1 {9 I$ U; i+ N5 [1 p
下面公布答案。先看多改切。我们研究的是姜堰话,所以要用姜堰话来念了:多du+改gei=dei,声调随下字“改”,念阴平(第一声);第二个多肯切,多du+肯ken=den,声调是上声(第三声)。多改切切出来的dei经过d、n的转化(跟刀→跟闹)就变成了nei。原来,我们挂在嘴边的”徕“居然是”等“,你徕、嗯徕、他徕就是(亻)尔等、我等、他等,平时我们不在意的”土话“,是不是变得文绉绉了呢?
& E4 S" F) }) |- H* I6 w3 M8 R, `" P
, k6 T7 Y8 I: t8 M- J8 }0 I
& w: S1 q% o' ~: T补充内容 (2020-4-10 09:50):. ]; W( M' d) R/ \
纠正一个错误:最后一段中“改”是上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1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推荐
    发表于 2020-4-10 00:17: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以后公交增加方言报站,好多城市都这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0-4-9 21:40: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保护好地方方言

    QQ截图20200409213811.jpg (86.17 KB, 下载次数: 137)

    QQ截图20200409213811.jpg

    QQ截图20200409213909.jpg (61.89 KB, 下载次数: 151)

    QQ截图20200409213909.jp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前天 15:11
  • 签到天数: 142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地板
    发表于 2020-4-9 16:29: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7:18: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 J; y- f# ?) Z
    看懂了吗?嫌写得太深了我以后改进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7:32: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吉祥三宝 发表于 2020-4-9 17:25
    ' O3 l' R: `" [# R% d. l7 k我们只说瓦个,俩个
    * Y* _) q# y/ A
    你这个“个”是家ga的弱读,我家你家。还有泰兴地区的我jiao、侬jiao的jiao是“几个”的合音,“几个”读快了就变成jiao了。通泰地区的语言生态多样性还是挺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20-4-9 17:36: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阿拉 伊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7:41: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高本汉 于 2020-4-9 17:45 编辑
    - K1 M  G* G$ O, M, u' }( j$ J
    香烟5元 发表于 2020-4-9 17:362 e, e, a8 [+ c3 c3 o1 n( v, t
    阿拉 伊拉
    / G4 d$ J% p" d; g* ~, [: d8 z
    这个可能是“拉”可能是“两”,伊包括苏州话的li都是渠(本字是其,“问渠哪得清如许”=“问其哪得清如许”=“问他哪得清如许”)变来的,好像常州话现在还是ke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20-4-9 17:46: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高本汉 发表于 2020-4-9 17:416 S1 ]6 b: N9 l- l+ x9 Q/ b6 W( w
    这个可能是“拉”可能是“两”,伊包括苏州话的li都是渠(其)变来的,好像常州话现在还是kei。
    - @* i& j" h" R& z- W2 w. F
    就是拉,不是两  阿拉 拉 伊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17:54: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高本汉 于 2020-4-9 17:56 编辑 # \, z* o7 O  `( ?% g3 U2 h! u
    香烟5元 发表于 2020-4-9 17:460 I! F4 P4 r! ?# D
    就是拉,不是两  阿拉 拉 伊拉
    ! e: x! M. E. W5 ?  A' A- O
    是从两演化变成拉的,古人说的是“我两”nga liang,最后缩略演变成ala了。就像北方人把两缩略成俩lia一样,口语词很容易磨损。何况吴方言鼻音崩溃,前后鼻音不分,鼻音和非鼻音也不分(山=三),这种演变很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20-4-9 17:59: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高本汉 发表于 2020-4-9 17:54
    . G/ u4 |, i4 z9 R- J( K是从两演化变成拉的,古人说的是“我两”nga liang,最后缩略演变成ala了。就像北方人把两缩略成俩lia一 ...
    2 y3 S* b: C) O( V. J
    哦,你真是个语言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20-4-9 18:44: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楼主加QQ19763993952 t, E& K! ~5 \' {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20-4-9 19:03: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20-4-9 19:17: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吉祥三宝 发表于 2020-4-9 17:25
    2 r4 X9 ~6 \- N. e* i5 ?2 f我们只说瓦个,俩个

    9 k5 e2 J6 |4 \$ c你是古溪的吧?姜堰都是“徕”,泰兴爱说“皎”
    : O- _. r& _- p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3-20 14:15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15#
    发表于 2020-4-9 19:22: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20-4-9 20:56: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14 17:1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7#
    发表于 2020-4-9 20:59: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有点意思,,,多谢,普及。。。我看的津津有味、、、、你徕、嗯徕、他徕,你们、我们、他们,尔等、吾等、他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