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三水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楼主: 高本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姜堰方言探微(二)——“昨刀”、“今刀”同“明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20-4-18 22:21: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说今朝明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23:42: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深蓝 发表于 2020-4-18 21:269 \) S: G. Q4 ^1 d4 s$ w
方言很多种,太复杂,十里不同音,就拿西南地区来说,姜堰口音里也融入了泰兴话的词汇,比如瓦格,你格, ...

* Y  r8 I, H% S. ~泰兴话是说瓦格乃格(我家你家)吗?我记得是我佼嫩佼(“佼”是“几个”的合音),至少泰兴核心地区是这么说的。$ l* z8 `, i2 U: o: ~2 H) N% q
不过看了其他人的发贴,我心里已经有数了:姜堰方言越往西就越接近泰州话,或者说接近扬州话,因为泰州话自身受扬州影响深,你们说的今个明个大概就是从泰州/扬州话来的(扬州话又是从北方话里拿来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东边的白米娄庄都是今朝明朝,而姜堰西南地区是今个明个。今个明个是以扬州为中心向东扩散的,逐渐取代了泰州以及姜堰西边的今朝/明朝这种本土词。没办法,人家是权威语。3 m/ P% {  |2 G& ]4 S; T, O
但又有人说泰州海陵区也说今朝明朝,我推测可能是两者并存,本土词没有被外来词完全取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23:43: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刘进052 发表于 2020-4-18 22:217 S2 U2 h  W+ f  B. H" C; a4 b( x
说今朝明朝。
' u9 a* |% z2 I
不错,继续保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20-4-19 01:06: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茬嘎、跟恩额、门勒额,地道老姜堰本街发音在此,正本清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20-4-19 01:40: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香店巷子的地头蛇在此,什么刀不刀、朝不朝的,叫“砸g哉、跟e哉,门e哉”。
( _/ E! X4 v& M  h- L: A2 T/ s. b
老姜堰坝口广场老头嗮太阳搭啪标准发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20-4-19 06:15: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内蒙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楼主| 发表于 2020-4-19 09:13: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高本汉 于 2020-4-19 09:17 编辑
( I+ B. w6 g1 e: y3 m
坝口小草 发表于 2020-4-19 01:06  f/ i" K$ E1 ^- I& A
茬嘎、跟恩额、门勒额,地道老姜堰本街发音在此,正本清源
( d. Y, M* ^/ `9 R7 z0 |
你这是被其他方言影响的,不是本来的说法。而且你的情况很有意思:“茬嘎、跟恩额”是“昨个、今个”,而“门勒额”是“明朝?)”,南北两个层次是相混的。如此混淆,何谈正本清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楼主| 发表于 2020-4-19 09:38: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特约评论员 发表于 2020-4-19 01:40
7 z; N+ K7 H. X4 S5 |6 M+ a香店巷子的地头蛇在此,什么刀不刀、朝不朝的,叫“砸g哉、跟e哉,门e哉”。
( }+ V  t8 ~5 W8 L# l5 y* x$ _5 t+ z+ S; e9 V) J
老姜堰坝口广场老头嗮太阳 ...
9 H; s  C: b$ e+ S+ \+ \
语言的层次新老不是看说话人的年龄大小。姜堰100岁的老人也说“筷子”,但“筷子”肯定没有“箸”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20-4-19 12:24: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姜堰西边,北边里下河乡镇以及泰州属于下河音系,用词是“根啊哉,明啊哉,后啊哉”。' Q- n" Z9 h' R7 ~( z  Q
而且下河地区没有儿化音,下河人说“2”和姜堰人说“2”是不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发表于 2020-4-20 01:40: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高本汉 发表于 2020-4-19 09:13
' g9 e# G2 n" P3 o你这是被其他方言影响的,不是本来的说法。而且你的情况很有意思:“茬嘎、跟恩额”是“昨个、今个”,而 ...

! j' T5 p: [) }+ x: R! A5 a; D对你的认真态度点个赞,但是方言的多样性和普遍性,是无法用南北两个层次,或者固定的标准来定义!不同小群体之间的口语是有趋同性,比如同学之间、家庭之间、单位同事之间,非要罗织一个固定规律,过度强调唯一、正统的话,就成一个笑话了!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同样是骂人,老子骂儿子就是“讨债鬼”、“小畜生”,老婆骂老公就是“霍怂”,年轻的的骂年纪大的有说“老棺哉”、“老枪毙”,熟人之间有说“狗日滴”,陌生人之间有说“活丧行”、“活鬼”' l9 C, Q" G5 U
论坛里面都是老乡,发文少搞些说教,多些幽默,岂不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楼主| 发表于 2020-4-20 10:18: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坝口小草 发表于 2020-4-20 01:40( x/ z+ f4 V: m7 U/ K
对你的认真态度点个赞,但是方言的多样性和普遍性,是无法用南北两个层次,或者固定的标准来定义!不同小 ...

% k. O1 d4 L/ {& n4 a感谢你的认真回复。# k; l2 F9 _4 _  k9 I7 c& ~
我觉得是这样的,你说的那种不同群体的不同说话方式是社会会语言学层面的,而我说的“南北”是历史语言学层面的,前者关注的是共时问题,比如你说的年轻人怎么骂老人、老人怎么骂小孩、夫妻之间怎么对骂等等,都是同一时间层面的语言使用问题;而后者关心的是语言的历时问题,比如说语音、语法、词汇如何从古代发展演变至今的问题。在前者的层面上来看确无法做到语言使用的统一,因为不同社会群体是天然存在的,这种多样性是无法消除的,除非一个社会的人年龄、身份、性别等等属性都完全一致,这显然不可能;但后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放到我说的问题上来看,就是说最初通泰方言用的是“今/明/昨朝”,而由于语言之间的交流影响,靠近权威语(对于姜堰来说就是泰州和扬州的方言了)的地方开始向淮扬口音靠拢:
/ o$ }5 v8 @  ?/ Z5 Q2 @" z/ |- u这是我找的百度文库的一篇资料,不权威,但应该是扬州本地人做的,用用也无妨。可以看到扬州话和姜堰西部部分地区都是说今个、明个。而相对来说远离扬州的姜堰东部(娄庄、白米),以及南通的海安、如皋乃至海边的如东方言(这些都是通泰方言的腹地、核心地区)都是说今朝、明朝(跟刀、门刀):% r7 T" g! f) R# V

2 H2 T1 J/ i7 y9 D/ @ ' }* g9 O. Q9 g% \  U4 K

; x" C# x8 A5 c+ ]( L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同明显反映了新旧两个层次——今个、明个是权威语淮扬方言影响产生的,而远离淮扬地区的南通等地由于地处偏远而保留了原本的说法。而今(儿)个、明(儿)个在整个中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存在(“今儿个”用普通话念出来就有一股京腔味),扬州话大概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觉得应该是北方话影响了扬州话才合理(至于扬州话本来怎么说我就不知道了,懒得查文献)。因此“今个明个”是“北”,“今朝明朝”是南,我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
. Y/ c* T1 N; @! C: Z5 k; R! O至于以后讨论时少说教、多幽默的问题我会注意的,有时候一争论就容易上头,还请见谅。
( c# ^* Z+ ]) v' K5 ~1 I( r" m5 o! Q
4 Q. l) V- @! P& ]: `
# p6 a) J5 G* ~& n
: K+ ~: X4 K8 x5 P
. e; L4 C! |9 V# M4 G+ z; |& E& Z- r4 s$ m+ t$ c

, {: |3 ?; e8 q" [+ X8 \0 e
& \6 G- p% ?0 `/ I% N4 O  w* v8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0 10:24: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坝口小草 发表于 2020-4-20 01:40: A& d. y9 Z+ V
对你的认真态度点个赞,但是方言的多样性和普遍性,是无法用南北两个层次,或者固定的标准来定义!不同小 ...

( m0 i+ L$ e6 Y7 U+ T2 v关于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同,你还可以了解一下吴方言,如苏州话也是说“今朝明朝”,和泰州、南通的通泰方言在地理上是连片的,而通泰方言和吴方言有一定底层关联是学界共识,这就更可以说明“今朝明朝”的原生性,“今个明个”的外来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发表于 2020-4-20 17:11: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o( ̄▽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发表于 2020-4-20 17:34: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用文字给方言注音感觉四不像,读不准,之前看到过别的地方的方言册子用音标注音挺好的,读起来接近方言。! e3 V* p- Z6 ]4 t5 {: A" w* x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08:54: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正在输入……@~ 发表于 2020-4-20 17:343 U( B  @4 s# r' u+ P; F
用文字给方言注音感觉四不像,读不准,之前看到过别的地方的方言册子用音标注音挺好的,读起来接近方言。
" J; [1 r+ G, Z1 h
IPA音标写出来,kən tɔ mən tɔ tshɑʔ tɔ这种,没基础的人读不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