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三水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查看: 2770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姜堰方言探微(六)——清朝的泰州话是什么样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10:4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1.《海陵竹枝词》4 R9 h* x1 a# K6 r' e8 M
清朝泰州诗人赵瑜(嘉庆至同治间人)留下了100首描写泰州风土人情的《海陵竹枝词》,据鲁国尧先生考证其中有五首描写了当时(19世纪前半期)泰州方言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一首一首地赏析,看一看一百多年前泰州话的特色今天是否依然留存。
. }! e( C# X8 N6 c) M% @) Z; Y+ [' n5 ~4 _
# M/ `- ?) C! o. V
2.“八属乡音自不同”$ ?" G, \( I( v+ i3 M  K0 R
第一首全文如下:' }  |$ q$ _3 E; ^; N, V( p
                                                               五方水土由来 异,八属乡音自不同。5 G" E7 }5 w& X( p, R6 u/ {
                                                               唯有东台最神似,期期艾艾是家风。7 ]6 s5 g: i) o+ a( }
“八属”指的应当是“扬八属”,可见清朝中前期就有这个说法了。在赵瑜看来,“扬八属”各自的方言都是各有土风的;其中唯有东台的口音与海陵最相似,听起来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含糊不清。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举肚里乌额乌滴不晓得说滴什尼搞子”。
5 Y% j! N  m! Y" c" W- M这当然是一种戏谑,但反映了一个事实:东台在行政上虽属盐城,但从语言文化上来说一直是通泰文化圈的成员。) X$ J+ r# k7 K' l/ J# g* q

! j8 d- g0 {/ p
: g' |1 S- \* w" T# r# |
3.“字字方言笑杀人”
6 W. Z  C( ]3 L$ v" R, S第二首:
0 v. H0 f  K, S# g* M                                                               眼 (念“俺”)睛耳刀鼻(读平声)子嘴(念“举”),字字方言笑杀人,. Z5 g! y+ l" n
                                                               会义谐声都不讲,单余肉韵最清真。- W% J. o3 Q7 Z
“眼”念成“俺an”,这反映的是泰州话中二等喉牙音不腭化的现象,同样的还有房间的“间gan”、咸肉的“咸han”、巷子的“巷hang”、回家的“家ga”、架子的“架ga”,夹菜的“夹gaeh”、指甲的“甲gaeh”等等。赵瑜特意描绘了这个现象,说明他注意到当时北方话(官话)的同类字已经发生腭化,变成间jian、家jia、架jia之类的发音了。泰州话在历史上不停受到北方话的影响,因此现在这类字也出现了类似普通话的新读音。
3 w& M' B$ ]6 K& w0 m+ h" G) ^把耳朵说成“耳刀”,至今姜堰方言亦如此,如“猪耳刀边”。
+ N! U1 r; {: }; u嘴念“举”,这反映的是通泰方言蟹止摄三等合口字混入虞韵的现象,同样的还有雷念“驴”、水念“许”、推念“ty”等等。, w+ H$ b+ O; b
唯一不明的是“鼻”念平声,我没有听人这么说过,我听到的包括自己使用的都是入声的念法“pih”。
% M: M) s6 i. N! K总体上而言,这首诗描绘的语音现象在今天的姜堰话里还是可以见到的。6 `( d: F, v/ |% o4 Q8 ]
5 m' Y4 i  {. M+ k. K; n
8 V% x6 |9 z9 q) J2 |/ [
4.“一个答应在家里,一个摇头回在家”
3 _. m" Y7 {1 c6 _) Z# E第三首:
4 i/ s, p. ^" O                                                               娇儿弱女语牙牙,有客敲门访阿爹。
- d, k6 S. }# e/ W; U5 K: z                                                               一个答应在(念“钗”)家里,一个摇头回在( 念“采”)家。
& ?3 U- J& a$ _9 q# A- \) b/ }( p这首诗就很有意思了:在当时的泰州话中有一种变换声调表示否定的语法现象,“在家”表示在家里,而念成“采家”就表示不在家里。这种说法我从未听说过,似乎已经消失了。
, O# p1 W2 J! U, e( E/ Y9 i& q* S' d5 Y# h9 U9 N. c+ P& v5 Q

! E: m1 W/ ^- F5.“长将一字代两字”
7 d) w, U/ q; y8 z# l4 C% K: D第四首:
' J6 {. X. X+ x: H                                                               偶来酒肆欠坛(读上声)酒,更向书坊借部(读上声)书。
# m1 Y2 a0 M8 i; O                                                               长将一字代两字, 世上省文俱不如。
  Y+ y: y8 R1 ^% q/ Q) R8 R. p这首诗描绘的也是一种通过变调达到的语法功能:将“一坛tún酒”的“坛tún”念成“tǔn”,就可以省略掉数量词“一”,说成“坛tǔn酒”;将“一部pū书”的“部pū”念成“普pǔ”,就可以省略掉数量词“一”,说成“普pǔ书”。大家想一想这个现象是否还存在呢?当然是存在的。我们说“一个gù人”的时候,可以把“个gù”念成“果gǔ”,省略掉“一”变成“果gǔ人”,“一个人一个”可以省略成“果人果”;同理“一块kuài钱”可以变成“蒯kuǎi钱”,“一角gah钱”变成“嘎gǎh钱”,“一分钱”说成“粉钱”,“一下子”说成“hǎeh子”。只不过赵瑜那个时候这种语法现象应用范围更广一些,可能大部分单位量词都能出现,除了“坛”“部”外,“一张纸”能说成“掌纸”,“一斤米”能说成“紧米”,“一桶水”能说成“统水”等等。而今天我们只能用在“个”、“块(钱)”、“下”等有限的几个词上。6 p6 y/ h- s$ D, r8 R4 t( @; j
% L, d& Z2 b4 P  _7 h, }1 O" A- F4 H

# Y; Y$ s9 `8 R5 w6." d# A' k% g1 A5 J
第五首:* v: S2 Z% A( }1 v3 F0 _# ]  w
                                                               东路人来买稿子(犹言物件也),南路人邀过瓦家(犹言我处也)! _% R! f2 g4 c
                                                               忽逢西北乡农到,醒得(犹言知道也)连称笑语哗。$ G. b: Y5 G0 q% g9 @  ]- p- B
东边的人把物件说成“稿子”,南边人把我家说成“瓦家”,西北边的乡民将晓得说成“醒得”,最后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觉得对方的口音十分滑稽。1 W6 L8 v( Y' h" B; w8 `8 D9 q
“稿子”是整个通泰地区都使用的,这个就不多说了;把我家说成“瓦家”的似乎是靠近泰兴的地方,最后一句“醒得连称笑语哗”我不确定,有一种口音把晓得的“晓”念成类似普通话“写xiě”的发音,听起来的确像“醒得”,但不知道是不是泰州西北边(下河兴化一带)的说法?如果是的话那么和瑜描绘的现象就有关联了。这首诗描绘的发音特色在今天的泰州基本上还都是能听到的。2 q( R2 k; b) t1 Q5 q4 n+ z& l! Z
+ y3 w1 s) i4 Y" Y- I

7 G, j) ~; H6 D1 l, T0 r1 k6 T1 F" N1 J2 T

$ ^+ Q( s! N* `/ H7 U! r* I6 y! {0 i7 @' j: C

7 P8 y. N$ S+ p: J
6 j% Q% X1 C+ p0 e3 g6 [
) c3 v0 c( C  j  @3 D  @$ ~
( ~( \: i  P, {0 h  _. q! X( `% v0 v5 T- W" ^

! L, i* [6 z' [5 Z
; y" y8 F% r% W& g4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20-7-13 15:59: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苏北好多地方的方言最原始的都属原始吴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16:55: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star皆空 发表于 2020-7-13 15:596 K- s6 J4 g) X7 a$ Z
苏北好多地方的方言最原始的都属原始吴语

& O! U: Q, \! ?. l* M据考证古吴语的北界曾经达到淮河一带,后来随着汉末战争以及衣冠南渡,江淮地区的方言慢慢向河洛系统转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16:56: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发贴前排版还是正常的,不知道为什么发出来变乔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