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点:法治价值观
4 l9 [% R9 F5 u! E案情简介
: S V8 L+ t8 c1 J7 k" q/ U
6 W. L$ n; d t1 S2 H% O2019年至2020年期间,刘某为谋取非法利益,明知他人售卖的某保健食品含有西***,仍大批购进,并通过微信推广、发展下线的方式,予以销售,获利数十万余元,后案发。另查明,西***系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中的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 F' I" c) h- O7 O
裁判结果
9 X3 S+ l8 |3 q8 R4 F% D- s5 R& ?
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法院认为,刘某等人销售明知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保健食品”,其行为均已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应予惩处,遂判决刘某等人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及罚金,并没收违法所得、违禁品、扣押作案工具。宣判后,刘某等人均未上诉,公诉机关亦未抗诉,本案已发生法律效力。 $ V7 \# q. n& O
典型意义9 c* l# M8 ?# a$ T. K; Z1 w
1 T' F0 {5 H% c本案是非法销售添加违禁原料食品的典型案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期待守法经营主体,保护合法经营行为,特别是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不仅不受保护,更要面临刑事制裁。本案的裁判告诫产品生产、销售者,应树立守法经营的法治理念,切不可贪利而从事违法经营活动,否则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e6 k. F7 T* Z3 Z
+ J. S, d; v4 T+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