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楼主: 姜堰陈总

[社会观察] 大家可以评一评,这些地名哪些可以真正入选地名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2-7-3 19: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jsjyyjl 发表于 2022-7-2 22:11
不是因拆迁和合并,首批地名文化遗产公示名单应该不止这些呀

核心是这个主管部门的人对地名文化的确有一点孤陋寡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3 19: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这个征求意见的稿子发在哪个媒体上?有各个地名的详细介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4 14: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泰州
夜中东风 发表于 2022-7-3 04:19
姜堰的好多巷子被拆后,名字也消逝了

然后换成了开发商的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4 14: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泰州
姜堰陈总 发表于 2022-7-3 19:44
核心是这个主管部门的人对地名文化的确有一点孤陋寡闻。

干这种工作需要一份情怀,就算是博物馆上班的也没几个真的那么喜欢地方历史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2-7-4 15: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寂寞的喧哗 发表于 2022-7-4 14:54
干这种工作需要一份情怀,就算是博物馆上班的也没几个真的那么喜欢地方历史文化

民政局的地名办公室不仅仅是不去研究地名规则的地方,而且成了地名遗产的摧残者。
好多有历史掌故的地名被他们重新组合成了面目全非的地名。
姜堰居然出现两个华杨村、周埭村(还好由于苏陈镇划出去,被剔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4 15:5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寂寞的喧哗 发表于 2022-7-4 14:54
干这种工作需要一份情怀,就算是博物馆上班的也没几个真的那么喜欢地方历史文化

觉得有些事情要理解。地名是分类的,方方面面都要照应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4 15:5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天目山人 发表于 2022-7-3 00:10
仅就姜堰街镇地名而言,罗塘、白米、淤溪、三水都是五六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地名,而村庄地名中也有仓场、黄 ...

希望还有第二批,第三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4 16:0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地名的含金量不但是知名度一项,还有文化底蕴、独特性、传说和证史等等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4 16: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泰州
姜堰陈总 发表于 2022-7-2 18:14
马赛是个烈士的名字

马赛是一位烈士,我们小时候还去扫过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4 16:1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泰州
马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08: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养马场是也,分东西,东马场有分前后,沙姓聚居地;西马场与宁家庄合并为马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5 08: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泰州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10: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地名文化遗产当以有历史渊源的地名为主,这里选取的有几个地名能说出什么道道来的?大部分一句话就说明问题有什么内涵?与底蕴深厚实在是差远了。地名办不能仅仅作为一个机构而存在,必须对地名工作切实履职,把那么多富有底蕴的名字改没了,你们对历史负责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6-24 16:36
  • 签到天数: 6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2-7-5 19: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
    姜堰陈总 发表于 2022-7-3 19:42
    洪林娄庄转盘路口往东一点点

    涨知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6 22: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寂寞的喧哗 于 2022-7-6 22:17 编辑
    姜堰陈总 发表于 2022-7-4 15:35
    民政局的地名办公室不仅仅是不去研究地名规则的地方,而且成了地名遗产的摧残者。
    好多有历史掌故的地名 ...

    对啊,仅仅把这个作为机械的工作职能,没有那种情怀,更不会思考什么,包括现在的很多文物工作者也是这样,我管你什么古建筑,只要不是我文保单位,拆不拆跟我没关系,以前拆老东桥小学的时候,文管部门的人还作了一些抗争,老一辈的人有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姜堰三水网 | 苏ICP备19026746号-1|苏公网安备32120402000103号 |

    Powered by 泰州三水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